理想的廚房應該是長什麼模樣呢? 【TREND 1】廚房升級 搖身變成享樂中心
每個人的見解或許不盡相同,
不過追求更方便、更美好的生活趨勢應該所差不遠,
現在就來聊一聊現代廚房設計潮流與機能設備趨勢吧!
典型的台灣家庭總是有這樣的畫面:
媽媽一個人躲在廚房汗流浹背的為一家老小準備餐點,
而外面客廳則坐著等吃飯、看電視的家人,等到一餐弄好,
在廚房又悶又熱的媽媽也沒胃口吃飯了。
(格麗斯廚具)
現今廚房大權不再限定於女性,也有不少男性會走入廚房掌廚,
同時,主廚也有權力讓廚房空間跟著生活升級。
因此,無論在設備或空間尺度上都有很大的改變,
充分展現運用科技來代替勞力的概念。
(格麗斯廚具)
此外,在全球享樂主義的影響下,在廚房的你千萬別再當阿信的角色了!!
在味覺、嗅覺之外,還要給這個空間更多視覺、觸覺以及聽覺的感官享受,
就算在廚房裝入視聽設備又何妨?
想要它是LOUNGE BAR或是私人俱樂部,一切隨你。
唯美的燈光、最時尚的建材,讓廚房一改刻板印象,
成為居家新享樂重地。
【TREND 2】化解格局 讓我們更親近
近十幾年來,若說居家面貌有了革命性的轉變,
其中變化最大的莫過於廚房空間的隔牆被徹底顛覆了。
現代人對於開放性廚房的接受度已提高很多,
將廚房重地解禁的理由為何?我們從心理及實際兩大層面來做解讀。
(格麗斯廚具)
心理層面:
打開廚房,讓料理的心情更開放
封閉加上狹窄的空間往往造成心情的閉鎖,
如果光線不夠明亮,長期下來絕對會影響料理人的心情;
因此,中小型廚房的開放或半開放設計成為新趨勢,
至於大廚房則因為條件較優渥,形式的選擇變化更多,
加上家庭成員有社交考量,開放或封閉的設計則視實際需求。
增進親人互動關係
沒有了阻隔視覺的牆,表示家人再也不需要隔牆對話,
自然有了更親近的互動關係,空間一旦開放了,
父母在料理時,小孩也可以在一旁做簡單的清洗備料等事務,
而不只是打電動、看電視,
分擔家務讓親子的相處時間更多了。
(格麗斯廚具)
實際層面:
共用動線爭取空間
空間不敷使用,是許多人採取開放式設計的最大原因,
一般住宅結構,廚房多與餐廳緊臨而居,
不過若保留隔牆,兩個空間都需預留一米左右的走道動線,
如果取消隔牆,則兩邊動線僅需留下一米,
立刻省下一米的走道空間,在人行或遞菜也更為順暢。
廚房設備的進化
想要讓全家人接受廚房的門大開,最重要的還是要解決油煙及繁雜的廚房亂象。
所幸這些問題在現代科技及聰明的空間設計後都得到有效的解決,
例如:排煙及管道的強化、超強的收納規劃、甚至設計快炒區的雙廚房規劃等,
隨著廚房設備的不斷進化,你的廚房自然更趨近理想境界。
烹食習慣的轉變
在一切少油、健康的輕食年代中,開放廚房堪稱為最完美的表演舞台。
隨著國人健康飲食的意識抬頭,許多人將烹煮習慣轉為清淡,
因此,以往因為大火快炒時油煙四溢而必須趕緊關上廚房門的現象自然消失,
大家更樂於敞開廚房大門了。
美麗的廚房要與好朋友一起分享
「家醜」總是避免外揚,不過現今廚房的建材日趨多元,
甚至在空間設計上更勝家中其他地方時,
當然要大方的開放給大家來觀賞讚揚,
隨著廚房精緻化、個性化,每個主婦面對自己的廚房有更多的想法,
而這個區域也成為許多主婦在居家生活中最樂於逗留的區域。
【TREND 3】造型設計家具化 廚房也要談風格
從以往廚具的採購重點為耐用、好清理等實用路線,
到現在的廚房須與整體室內設計搭配風格,甚至成為設計重點,
廚房空間的規劃早已跳脫以往中用不中看的邋遢形象,
更能與家中其他空間分庭抗禮。
(格麗斯廚具)
(格麗斯廚具)
(格麗斯廚具)
談到廚房設計如果您還被侷限在要幾呎檯面、多少櫃體...等等,
那就真的落伍了。
首先,你該先問問自己想要一個什麼風格的廚房空間?
古典、鄉村風、極簡或是注重生活層面的現代派?
除了風格及創意機能的變化,就廚具的單體而言,
也因為開放設計及建材科技更新,讓廚具無論在造形或材質有更寬廣的空間。
另外,隨著工藝技術的突破,幾乎可以做出你想要顏色、木紋、雕刻樣式等等,
在觸感及視覺上提供更高的質感及享受 ,這也使廚具設計家具化更推進一大步。
【TREND 4】善用色彩選擇 挑逗生活熱力
空間設計趨於多樣化,在廚房部分更是百家爭鳴的狀況,
呈現出「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的活潑景象,
為了提供消費者更多元、更個性化的搭配選擇,
廚具門板、壁面及地板等色彩都越來越趨鮮豔、豐富。
(格麗斯廚具)
(格麗斯廚具)
(格麗斯廚具)
廚房色系的搭配最主要在於與空間協調,即使刻意表現也要考慮耐看與否。
在廚房色彩的變化上,除了利用門板、壁板、地板三度空間的傳統手法外,
燈光也成為設計的新花招,運用透明或半透明的櫥櫃,
並在櫃內打入燈光,整個廚房就有了新色彩;
當然,如果再加進廚具色彩交叉運用,則可以有更多變化。
事實上,色彩的好惡是相當主觀的,對於食慾及工作情緒的影響也很大,
加上「色重於型」的關係,人第一眼看到一件物品時,
第一個感受到的就是顏色,其次才注意到形狀、風格等,
所以絕對輕忽不得。
總之,參考個人的色彩喜好,多看一些雜誌、目錄等圖片,
再加上廚具公司的專業建議,才能降低選色的失敗率。
【TREND 5】材質複合運用 廚房好看更好用
無論是色彩或材質,廚具市場都出現豐富多元的設計趨向,
可以同時使用二至三種以上的色彩,而材質更是如此。
(格麗斯廚具)
以往廚房規劃的主流多為一種面板材質為主再搭配檯面變化,
讓空間表現出整套廚具的完整氣勢,不過最新的趨勢則非如此;
複合式的搭配隱然成型,光在櫥櫃就有二至三種的材質來作面板變化。
檯面也不見得只用一種,可能是人造石加上不銹鋼,或是原木加上不銹鋼交互運用,
這樣的設計除了在視覺上避免呆版,讓空間更有變化,
也可以依據不同的工作用途來規劃最適用的材質,
例如,在國外常見到的桿麵檯面可選用木質檯面,
至於鄰近水源區域的備料台可用不鏽鋼材質,更能符合使用機能。
(格麗斯廚具)
此外科技的進步讓材質的限制愈來愈小,除了人造石因為可自由造型曲線被廣泛運用;
前述工藝技術的提升讓門板呈現革命性的面貌,不但打破材質的限制,
更打開傳統廚房設計的藩籬。
【TREND 6】講究人本設計 順手操作最重要
注重效率及主張享樂至上的現代社會,憑藉著科技的臻熟,讓廚房功能不斷擴增,
除了可以運用設備增加生活樂趣,傳統硬體設備的設計也不斷強化人本精神,
讓你可以操控廚房易如反掌。
談到廚房內的硬體設備不外乎檯面、水槽、爐具、櫥櫃等四大要件,
這都是攸關廚房工作是否順手的主要因素,
姑且不看廚房的美觀與風格問題,
理想廚房的第一要務當然就是要規劃完善的硬體設備。
(格麗斯廚具)
(格麗斯廚具)
檯面規劃首重舒適順手
檯面是烹調前準備食材與冷食料理最重要的區域,
也是料理工作中所佔時間較長的一個區域,
所以在規劃上特別要注意長期維持姿勢的舒適度,
而高度是否恰當則是首要考量。
工作檯面高度需視個人身高為準
以國人身高約160cm的女性而言,檯面高度最好在86cm左右最為恰當,
至於身高170cm以上者,最好將檯面調高,
當然若低於150cm以下,則宜降低檯面高度。
貼心設計讓您工作更省力
除了高度會影響站立的舒適度,也要體貼的考慮到雙腳的立足空間,
因此,挑選廚具下櫃時要注意踢腳板內縮的設計,
或是選擇有腳架的櫥櫃,讓雙腳有位置可以擺放。
另外,檯面要比櫥櫃稍稍突出,如此可以讓身體自然的撐靠於櫥櫃旁,
也有省力作用。
找個椅子歇腳
如果想要徹底解決站立過久的問題,那麼就找個椅子來坐坐吧!
這可不是開玩笑,若是空間許可,可以在廚房中規劃中島檯面,
或者利用空間拉出吧檯檯面,並且在檯面下方保留坐椅空間,
若需要長時間處理食材,便可在此坐著進行,
有了更萬全舒適的工作空間,下廚少了疲憊、多了樂趣。
(格麗斯廚具)
(格麗斯廚具)
水槽選不銹鋼最實惠
水槽掌管整個廚房的供水及衛生工作,使用頻率相當高,
加上目前家家幾乎都裝上濾水器,整個管線問題讓水槽的配置更形複雜。
管線安排決定水槽位置
廚房工作不外乎水、火及乾料的處理,
而其中水相關的活動都會與管線息息相關,
設計師建議要先考量自己在廚房內所有與水相關的設備,
例如:水槽、濾水器、洗碗機、烘碗機等,這些大型設備一併考量再決定水槽位置,
如此才不會在日後為了牽拉管線大傷腦筋。
水火不同源確保廚房安全
一般而言,水槽與爐火會分開放置,
如果是L型、二字型或是ㄇ字型廚房,可以將水火兩者分置於不同軸線,
若是一字型廚房或是管線均再同一軸線上,可利用檯面高度將兩者分開。
此外,水槽盡量與電器櫃、高身櫃等分開,
若廚房有開窗可與水槽配合,讓洗菜、洗碗時有好的視野。
水槽選擇由需求決定
水槽形式可以分為吧檯水槽、一般單槽、雙槽或多功能槽。
廚房夠大可以選擇雙槽來區分油與不油的清洗物,
若是空間不大還是以大單槽為宜,如此遇到較大的鍋具才可以洗的輕鬆。
目前水槽最常見的材質為不鏽鋼、人造石、塘瓷等,
由於人造石材質質感高,易有括傷問題;塘瓷雖然硬度高,但也會有碰撞問題,
不鏽鋼耐磨、耐刮、好保養,價位也相對便宜,成為最經濟實惠的選擇。
(格麗斯廚具)
爐具挑選視烹調習慣
一個功能完整的廚房絕對少不了火,爐火一開正像廚房的大戲就要開幕一般,
不過,爐具的選擇標準究竟為何?火力大是唯一的指標嗎?
瓦斯能源之外的爐具選擇
瓦斯向來是廚房安全問題中最為人在意的,
因此,瓦斯爐的安全性幾乎成為每一家廠商的準配備。
但為了怕人為疏失,市面上還推出電陶爐(電晶爐)、電磁爐等無瓦斯爐具;
事實上,何種爐具更具安全性是見仁見智的問題,
最重要的還是要依照成員狀況,並養成良好的使用習慣。
而電磁爐及電陶爐因為其平面及鏡面的爐台設計,在清理及美觀上都比較佔優勢,
而瓦斯爐則以價格取勝。
爐口數量及火力考量都是決定因素
在挑選爐具形式前還要先考慮自己的用餐習慣,
一般偏重中式料理者在電磁爐及電陶爐的火力上可能不如瓦斯爐,
如果習慣使用中式炒鍋,也要挑選內凹材質。
至於爐口數的決定因素在於使用頻率及習慣,簡單的料理家庭可選用二口爐即可;
經常開伙者最適用三口爐,可同時煮湯、燉滷及炒菜以節省時間,
但火力則會較二口爐小一些;
至於四口爐則因為鍋與鍋間距離太小,再放置炒鍋較不方便 ,較不適用於台灣廚房。
當然,也可放棄現成爐台,
選擇在一個檯面上分別裝上電陶爐、電磁爐或瓦斯爐等交互使用,
更能隨心所欲。
人工智慧創造輕鬆生活
除了防乾燒科技可以揮去出門忘了關瓦斯的惡夢,
新一代的瓦斯爐更是運用廚房經驗作為技術發展的指標,
設計出幾款數位便利生活的新功能,
例如:油炸溫度過高時自動切斷瓦斯的安全設計,
數位定時裝置則適用於煮紅豆湯或冬令燉補等需長時間的料理工作,
不需盯著爐火寸步不離。
(格麗斯廚具)
排油煙機打開廚房大門
談到廚房空間為開放的功臣之ㄧ,絕不能漏掉排油煙機,
以往排油煙機陽春外型加上惱人的機械聲,以及排煙不完全等問題,
讓廚房一開火就得緊密門扉,現在你再也不會有這些困擾了。
進口、國產品牌搶攻市場有策略
早期進口排油煙機以造型優雅,線條比例完美吸引講求品味的人士,
但是因為中西烹調習慣的差異,使得國外商品在國內引起中看不中用的詬病。
近年義大利、德國等廠商為了搶攻華人市場,在西力功能上也做了修正以符合需求。
至於國內廚具當然也敏銳的嗅出開放式廚房大為流行後,造型的改進以成趨勢,
於是在不斷的學習下,國產品牌除了守住功能優勢,還要主打新穎外型,
當然相較之下,價格也是國產的一大優勢。
講究吸力還要注意管道暢通
安裝排油煙機的目的當然是排煙,因此,無論選的是進口或國產,
能夠清淨廚房空氣才是重點。
根據專家指出,排煙問題其實除了機器本身的吸力外,
還有另一個決定性因素是管道,排煙管線最好不要有超過二至三個彎道,
因為彎道讓排煙吸力趨緩,若現場的管線彎道無法減少,
則可以加裝中繼馬達來加強,如此便可順利將室內油煙排出。
(格麗斯廚具)
(格麗斯廚具)
(格麗斯廚具)
內外兼修的櫥櫃設計
收納工作向來是廚房的重點,尤其在開放式廚房中更是馬虎不得;
什麼樣的收納櫥櫃才是好用又有效率的呢?
櫥櫃趨勢影響廚房的整體設計
由於櫥櫃門板佔據整體廚房的絕大部分視線,因此,主掌了廚房空間風格的大權,
當然也成為廚房流行趨勢的必爭舞台,而千變萬化的門板設計更是令人眼花撩亂。
善用五金配件讓收納工作更有效率
由於櫥櫃設計愈趨寬敞,讓內部的使用自由度大為增加,
相對的,若不善加規劃也可能更為混亂,因此,五金配件的運用愈形重要。
要有效運用櫥櫃內的空間絕對不能忽視個人習慣,
事先了解自己家中最多的物品才能規劃出符合需求的櫥櫃。
例如:碗、盤、杯子多的可以做展示櫃或規格化的層架,
若是乾貨罐頭多者,則可利用拖拉高櫃來放置,
喜歡採買鮮食者,最好預留大冰箱位置,
因為不同的生活方式,對櫥櫃的需求絕對不同。
此外,還要提醒上櫃盡可能不要放置過重物品,而將杯盤、罐頭、鍋類等安排在下櫃,
如此才能確保空間安全又好用。
- Mar 23 Mon 2009 10:53
現代廚房設計趨勢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